查看原文
其他

盒加公益:打造青年赋能社区治理的平台

深圳大学报 深圳大学报
2024-09-13


在“建行杯”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分赛(以下简称“互联网+”广东省分赛)中,深圳大学代表队在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以下简称“红旅赛道”)斩获7金,实现了我校在红旅赛道省金“零”的突破。其中“盒加公益——建设大湾区首个以青年为主体开展社区治理的公益项目”夺得红旅赛道公益组26个项目中的第2名,在此赛道跨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


加公益团队主要成员合照


当赛场的大屏幕投映出“89.56分”的总成绩时,“盒加公益”的项目负责人谢美玲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此时,她的手机已被队员庆贺的消息淹没。这个成绩是队员林志晓口中“无怨无悔的成绩”,也意味着在这次比赛中,深圳大学创业者联盟(以下简称“创盟”)与南山区盒加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以下简称“盒加”)携手策划出的创新“1+2+X+N”社区治理与营造新模式,发挥出前所未有的力量。

01

互联网+:“社区大玩家”的集结号

2023年3月,“盒加公益”团队成员聚集在深圳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以下简称“双创中心”)内,为参赛项目梳理逻辑,集思广益。这支队伍的组成与众不同——一部分是来自创盟的成员,另一部分则是来自盒加公益的社会工作者。


谢美玲是盒加的创始人,据她回忆,“盒加的诞生始于一场比赛。”2019年,她在深大修读社会工作专业和公共管理专业的同时,还参加了“益创星”大学生社会创新项目大赛,并顺利夺得该比赛的第1名。通过这次比赛,她与团队创立的“盒子+社区”项目得到资助并落地社区,服务于社区基层群众。


盒加在2019年深圳市南山区第二届大学生社会创新项目大赛决赛路演现场


毕业后,在她与团队的全力投入下,盒加由一个比赛项目逐渐发展为完备的公益组织。如今的盒加有两种业务,一是关注社区治理研究和社区营造,二则推出“大学生社区伙伴计划”,旨在动员与助力不同专业背景的大学生设计并落地力所能及的社区服务。社工们都亲切地把盒加唤为“梦工厂”,把潜心社区公益活动的伙伴称为“社区大玩家”。


盒加社工受邀参展深圳市南山区社会组织嘉年华


关注到盒加五年深耕于社区公益事业,深圳大学双创中心双创赛事负责人、创盟指导老师吴环宇特地邀请盒加与创盟合作参与本届“互联网+”大赛。吴环宇介绍:“深圳是盒加的大本营,也是大湾区城市圈的中心城市。而盒加本身就是以公益为初心发起的社区治理项目,非常符合红旅赛道的主题。”并且,在他看来,成长于深圳大学双创中心的盒加是一个非常踏实的组织。盒加社会工作者以五年的社区治理打造了稳固的根基,也让盒加在社会上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这是他们的优势。


对谢美玲来说,创盟在“互联网+”大赛上有丰富的经验,能够把控参赛项目的总体进程,帮助修改商业计划书、美化PPT以及寻找专业指导老师,是绝佳的“合作伙伴”。


盒加与创盟能够合作参赛,还有另一个原因——部分创盟成员曾长时间投入到盒加的社区公益活动中。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2021级的黄志涛便是其中之一,大一时他曾作为志愿者参与盒加举办的科技活动,每当他为小朋友讲解科学知识,内心总会获得莫大满足。黄志涛等创盟成员都是盒加常常来往的“老熟人”,谢美玲表示,“他们特别能干,和他们组队我非常放心。”

谢美玲在南山区社会组织公益服务创新项目

评选会中发言

02


备赛期:一节生动的“双创课”

“盒加公益”是由深大创盟成员与盒加社工联合出战的团队,在搭建好“信任桥梁”的基础上,分工明确,配合默契。由谢美玲带领的盒加社工团队负责项目的逻辑梳理,创盟团队则根据“互联网+”比赛的评分标准来准备并完善参赛材料。社工团队遇上思维敏捷的创盟成员,盒加公益项目的展示有了崭新的思路;创盟成员遇上有丰富社区治理经验的社工团队,对项目运行机制的描述有了更宏观的视角与更准确的逻辑把控。


在备赛前期,有条不紊的配合让这支团队发挥出“1+1>2”的效果。正如吴环宇所说,“每当美玲抽出时间到学校与我们队员一起备赛,参赛项目都会实现‘质的飞跃’。”


但是,备赛过程并非都像前期那样一帆风顺。离项目路演只剩半个月时,谢美玲推翻了原本要呈现的项目内容。她坦言,在原来的逻辑框架下,盒加公益的社区服务对象只划分为三大类:青少年、大学生和困境儿童。但实际上,盒加公益覆盖了更广泛的服务人群。


“盒加公益会为外卖骑手开办骑手学校,也会在社区为居民举办议事会。我们之前对盒加公益的介绍太单薄了。”传播学院2021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林志晓回忆道。他记得方案被推翻的那一刻,自己和队友都无比沮丧。在他们眼前只剩下一条路——重新搭建项目结构。


幸运的是,有学校老师指导并帮助他们调整心态、指点迷津,他们很快重振旗鼓。谢美玲回忆道:“我们有双创中心的老师对我们进行商业计划书、PPT和演讲等的指导,还有政府管理学院的院长俞可平教授、公益创新专才班的创始班主任罗文恩老师等帮助我们项目成长,让它更有可行性。”


冠军争夺赛的前几夜,双创中心的办公室里传出此起彼伏的“键盘交响乐”。团队成员以崭新的“1+2+X+N”社区治理营造新模式,切实地对盒加公益项目进行描述。“‘1’是指盒加公益项目是一个枢纽型的青年社会组织服务平台;‘2’是指项目推出的两个独特方案——创新社区治理解决方案、青年大学生解决方案;‘X’是指项目因联动了多个活跃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的高校资源,从而具有无限可能;‘N’是指打造数百个青年公益社区治理团队。”林志晓自豪地说。


盒加公益队员在开会讨论优化项目


谢美玲将这次大调整视作一次机遇,“真正有用的比赛,能让我们推翻以往的逻辑与固定思维,让项目有新的突破。”同样,在吴环宇的眼中,这次调整是项目精细化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只有精确定位项目的服务对象,不断增强项目的可行性,才能够在“互联网+”比赛中脱颖而出。”看到团队的备赛成果,吴环宇欣慰道:“打磨商业计划书、PPT以及演讲稿的日子,对他们来说是区别于传统课堂的一节生动的‘双创课’。”


03


未来式:由青年赋能的“活力社区”

坎坷备赛、踌躇满志的“盒加公益”团队历经半年,迎来“互联网+”广东省分赛冠军争夺战。谢美玲是本次项目陈述的负责人,她拥有丰富的比赛经验和路演经验,但在省赛的前一天,紧张的情绪还是涌上她的心头。团队凝练而成的36页宣讲PPT,经历了上百次“迭代更新”,林志晓对此调侃道:“每更新一次PPT,电脑就要经历一次‘爆内存’。”谢美玲十分担心自己会因演讲稿背诵不够熟练而影响项目的呈现,“大家都为了项目全力以赴,那不能在我这里‘掉链子’。”她坚定道。


功不唐捐,玉汝于成。比赛结果公布后,他们如愿以偿荣获“互联网+”广东省分赛的金奖,刷新了深圳大学在红旅赛道公益组的“历史纪录”。吴环宇认为,该项目获得金奖对深圳大学的人才培养起到重要作用,“盒加公益作为一个实实在在扎根社区治理的公益项目,实现了公益与创业的结合。项目取得优异的成绩,更重要的意义是能为立志于做公益事业的同学树立标杆。”


盒加在赛后与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顺利签订实习协议,获授“实习基地”的称号。谢美玲表示:“依托高校的资源,盒加公益可以走得更远,我们项目本身就与大学生息息相关。”此外,她还表示,“我们在以往的工作中总喜欢埋头苦干,常常没有时间反思,这次比赛也推动了盒加公益重新梳理自身的行政模式和服务模式,使盒加公益的社区服务得到优化。”


谈及项目的未来发展,谢美玲希望盒加公益能借高校之力动员更多青年走进社区,“高校是推动大学生做社区公益服务的核心力量。只有跟高校保持紧密联系,才能不断动员大学生深入基层社区。”吴环宇则期待“深大学子们在今后能以赛促创,通过比赛更加深入地认识社区,做出更多创新的、可落地的、具备持续发展能力的社区治理方案,奋斗在为社区解决痛点难点的第一线。”


谢美玲在第九届“互联网+”大赛校赛路演现场


文字 | 刘子凡 陈子桐

图片 | 受访者供图

排版 | 鲍家卉

责编 | 姚颍恩

监制 | 林海音

期推荐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深圳大学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